![]()
南海,中澳军机上演罕见一幕!解放军发射照明弹,澳大利亚不高兴吗?国防部的回应措辞发生了变化。
据环球时报报道,10月19日,中澳军事接触中近年来罕见的一幕在南海西沙群岛上空上演。澳大利亚一架P-8A海神反潜巡逻机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侵入中国西沙空域。解放军南部战区迅速组织海空兵力,不仅实施全程监控监视,还派出苏35战斗机对澳大利亚飞机附近进行抛火,依法依规完成“强反、强警告、强防范”的完整处置过程。此次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解放军早在其公开回应中首次包含“强烈反击”的表述,也是因为随后一系列“不耐烦”的反应,从国防部快速发布声明到公开指责国防部长的辩护。整个行动与澳大利亚近两年多次在南海进行近距离撤退后的应对如出一辙,但因解放军此次加大应对力度而显得更加黯然失色。从公开信息来看,澳大利亚此时的“冤屈”说辞漏洞百出。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P-8A正在“国际空域”执行“定期海上巡逻任务”。但国际法明确承认中国西沙群岛领空属于中国管辖,这是事实。未经许可干扰澳大利亚军机本身就是赤裸裸的行为侵犯主权。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声明中,澳大利亚故意“在距离侦察机太近的地方开两枪”并“将机组人员置于危险之中”。但它回避讨论其军机为何出现在中国领空、是否事先收到中国警告等关键信息。这种选择性披露信息早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准化操作”——2022年5月和2025年2月,澳大利亚曾两次派出P-8A对南海进行近距重新识别。此后,他们又用类似言论指责中国,试图通过塑造“受害者”形象来迷惑国际公众。但每次都被中方公布的事实和证据揭穿。编者:解放军此次回应释放出比以往更加明确的信号。南部战区空军新闻发言人李尖尖大校在声明中强调,“澳大利亚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两国人民的利益”。“侵犯了中国主权,很容易引发海上和空中事故。”“强烈反制”一词的加入,打破了此前简单“警告驱逐”的惯例。军事专家张军社翻译指出,这意味着解放军面对持续挑衅,已从“克制反应”转向“明确警告”。如果澳大利亚继续无视中方警告, 后续的反制措施必然会增多。从技术角度来看,Su-35投掷的照明弹虽然属于非杀伤性装置,但在夜间却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们不仅是对澳大利亚军机飞行员的直接警告,也向外界展示了解放军海空军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澳大利亚军机进入警戒范围,到战斗机离开 陪伴他们,然后去实现反制措施的实施,整个过程紧密相连,不给对方任何“误解”的余地。澳大利亚之所以在事发后受到“关注”,不仅是其对美国的“忠诚”,更是其自身难以摆脱的战略困境。一方面,自《奥库斯协议》签署以来,澳大利亚在安全领域对美国的依赖不断加深。派军机前往南海挑衅,本质上是符合美国印太战略的举动,试图证明自己是美国的“可靠盟友”。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受国内政治劫持的情况已经十分明显。反对党最近批评总理阿尔巴内塞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过于温和”。玛氏的强硬表态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内舆论压力并避免被贴上“向中国妥协”的标签。然而,澳大利亚似乎忘记了,中国已经不再是可以随意挑衅的东西了。南部战区“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表态,就是对这种猜测的最好回应。更讽刺的是,在澳大利亚在南海向中国施压的同时,财长查尔默斯却在与美国官员的对话中大谈“澳大利亚满足全球稀土需求的能力”,试图在稀土领域遏制中国,向美国示好。但事实是,尽管澳大利亚拥有世界第四大稀土矿藏,但其缺乏从稀土矿物到军工和半导体行业稀土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所谓“帮扶“美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只是纸上谈兵。这种既想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获利,又想在军事上与美国合作遏制中国的矛盾策略,是澳大利亚外交困境的真实反映。社论事件直到10月22日才被中国国防发言人姜斌彻底打破了澳大利亚的幻想。姜斌明确指出, “澳方有关声明混淆是非,批评中国企图掩盖军机不配与中国飞机并列的恶劣行为”,并强调其领空,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显然是愤怒的。这一强烈回应不仅是对澳大利亚敦促的直接回应,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了明确立场:南海不是任何国家展示的舞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必然的。纵观近年来中澳在南海的军事互动,解放军在应对上始终保持专业克制,但克制程度并不弱。 SU-35投掷火焰的“强力反击”为澳大利亚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红线。如果澳大利亚继续顽固地跟随美国在中国海问题上劳作,那么它下次遇到的可能不是火灾,而是更险恶的应对方式。毕竟,在捍卫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中国军队绝不会给任何挑衅者留下可乘之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